top of page

参展经历

2024 21g,纽约大学 BFA 主题展览,纽约,美国
2021 美·用经历去创造——女性艺术家邀请展,昆曲体验馆,苏州,中国
2020 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山中天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1g海报.JPG

21g
——据说,灵魂的重量是 21 克。

物质 | 意识
什么构成了存在?

诞生 | 消逝
当肉体消散,意识将归于何处?

从佛教的轮回观到尼采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人类——少数具有元认知能力的物种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质疑和理解自身的存在。基于这一永恒的探索,此次群展重新构想了存在的形式、阶段和解释。从解构肉体的陶瓷到挑战现实和意识观念的影像作品,丁、吉和宣从不同的角度和媒介探索存在。通过受孕、死亡和超越的循环叙事,他们引导观众踏上一场经历凡人成长和衰败的旅程,同时也提出了生命的其他可能性。这是思想的汇聚:一个有机与无机碰撞、数字与物理碰撞、大脑与感官相遇的交汇点。

0653d8772c507a633dadefe8ba983936.jpg

艺术家合照

2S6A5902.jpeg
2S6A5883.jpeg
2S6A5858.jpeg
2S6A5898.jpeg
2S6A5839.jpeg
2S6A5826_编辑.jpg
2S6A5852.jpeg
《美,用经历去创造————昆曲专题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24位艺术家由女性价值体系形成的审美观

美·用经历去创造——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截图 2025-01-11 晚上 8.48.29.png

“这24位女性艺术家以她们各自的差异性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观念的前沿,以及与后疫情时代相对应的一个新的价值体系。只有当人们聚集在这个空间中共同体验所有的作品时,才能普及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脉搏——一种美感,一股意义力量,同样来自知识分子的希望,一种由女性价值体系构成的新美学。这一切只有在共同出现时才会与众不同,当代昆曲传承所的百年历史,其物理特征和背景历史赋予了这些艺术在传统和美学的开放方面。 — 凤凰艺术

海拔.jpg
参展作品:Elevation(2020)
海拔2.jpg
海拔3.jpg
“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 我们该如何在屏幕里生活?
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

速度、形式和屏幕——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是本次展览探索数字时代当代艺术的基础。1968 年,安迪·沃霍尔曾预言未来每个人都将享受“15 分钟的成名时光”。虽然他的愿景已基本实现,但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发展速度远超他的想象,将我们的注意力缩短至几秒钟。策展人肖戈和乔纳斯·斯坦普精心策划了一场引人入胜且连贯的展览,探讨了数字媒体和即时参与文化如何重塑艺术与时间、技术和现代生活的关系。

本次展览汇集了杰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包括新兴人才和知名人物,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曾涉足各种媒介。在这个项目中,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尝试一种新的形式,仅使用智能手机制作 15 到 60 秒的视频。这些作品显示在 16:9 的屏幕上,探索了在线视频的变革潜力及其在塑造艺术创作、传播和发展的未来方面的作用。

图片.png
图片.png

“在当代社会中,人借由创意和网络而展;在展览现场,屏幕借由镜面而延展;通过作品,艺术家使用有限制的手机创作,延展了自身与创作的思考;而每一个观看者,更可以从这些与抖音快手短视频形似却神不似的作品中,体验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延展与探索。”  

— 凤凰艺术

图片.png
图片.png

“在本次展览中,一种以秒为单位的全新时间现实主义创造了一种瞬间视角,带来了概念和视觉冲击。它让人们看到了‘速度’如何渗透到观众和艺术家的生活中,引发了对速度的认识、速度在当代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及整个社会更广泛的‘运行节奏’的讨论。”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截图 2025-01-11 晚上 9.25.19.png

丁如许, 《无题(作品截图)》,2020年,单通道彩色影像,15秒有声。

bottom of page